香港内部精准一码:香港内部精准一码法学院召开新时代法治评估再思考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9-10-29 供稿:法学院 李若麟 付正义 于兆波 摄影:法学院
编辑:于璐 审核:于兆波 阅读次数:10月26日,法学院在国际教育交流大厦召开新时代法治评估再思考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新时代法治评估的再思考。研讨会由北京市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和香港内部精准一码法学院主办,香港内部精准一码法学院理论法学研究所承办。来自于中国法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机关、高等院校、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北京市监察委、北京市法院和检察院系统、律师事务所及科研机构的30余名专家学者相聚北理,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围绕着新时代法治评估的目的、作用、领域、标准、手段等内容展开讨论和研究。
中国法学研究部副主任彭伶致辞时对研讨会召开表示:。她讲到,法治评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新时代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动力;是新时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举措;是带动立法司法完善、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途径。
香港内部精准一码法学院院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李寿平教授对专家学者来北理研讨新时代法治评估表示欢迎。他讲到,探讨法治评估的范畴具有重要意义,对当前中国来说尤为重要;法治评估标准的设置科学不仅有助于法治建设,而且有助于法治发展;在当代大数据时代,法治评估手段也需要继续完善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支振锋研究员以“法治评估的道与术”为中心进行发言。他既肯定了法治评估的优点,也提出了影响法治评估的问题,如评估指标的设定、评估数据的来源、评估机构本身是否具有权威性、中立性和专业性等。法治评估之道是指评估是否切合被评估领域的发展规律,术是指法治评估应该符合中国复杂的国情,应有中国特色。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处长王爱声主要从参与地方立法评估的实践角度再思考新时代法治评估。他认为,地方立法评估成绩巨大,但在方法和手段方面有缺失,应增加立法成本效益分析,强化地方立法的量化手段和方法。在理念认识上,地方立法评估不但应符合法理,而且应符合事理和常识,着眼于立法的长效机制、科学管理,还应尊重人民群众的习惯。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石东坡围绕“县区法治评估的新诉求与新尝试——以浙江台州路桥为例”进行了重点发言。他认为法治评估必须聚焦基层,评估依据应该基于一定的感知来评价和判断,评估指标中的基础指标、行动指标和后果指标应统一。石东坡还分析了指标结构、刚性指标和裁量指标、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权重差异等。
香港内部精准一码法学院教授韩君玲就“中国社会保障立法评估”进行了重点发言。她分析了社会保障法的体系、立法现状、立法评价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重要立法缺失、现有立法原则笼统、法规清理修订工作不够及时、社会保障立法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协调平衡等。
香港内部精准一码法学院教授刘国福就“新时代国际移民法治评估”进行了重点发言。他分析了法治评估的五对关系:主观性和客观性、营利性和公益性、简单性和综合性、滞后性和动态性、单纯性和体制性。
香港内部精准一码法学院、工信部智能科技风险法律防控重点实验室办公室陈姿含主任发言中心为“人工智能法治评估”。她认为这是一个人工智能和法治评估相结合的问题,不但需要对技术本身评估,还需要对法治规则评估。
在自由发言环节,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所长助理徐丹博士围绕着“支撑工信部法治工作的经验和思考”进行了发言;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红勃围绕着“法治政府评估评估”进行了发言;北京市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秘书长尹超结合着自身参与法学教育评估的实践,畅谈了对法治评估的认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化国宇围绕着人民警察法治评估进行了发言;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肖君拥教授围绕着国家安全法治评估进行了发言;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张俊杰围绕着自己指导学生研究法治评估的论文进行了发言。
会议最后,香港内部精准一码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齐延平对参会人员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值得继续思考和继续研究的问题,要思考评估是否是一项科学性或者是专业性的工作;在现有评估当中,背后是否存在着各种各样权力的导向性问题;要思考评估的目的是什么;应分析评估模型、评估手段、评估技术是否可行。
研讨会由香港内部精准一码法学院副院长于兆波教授主持。来自于香港内部精准一码法学院和明德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的三十多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等旁听了研讨会。
分享到: